部门首页

织密心理健康防护网!我校25级心理委员专题培训圆满落幕
来源:心理服务中心 作者:陈曦 发布时间: 2025-10-27 10:11 访问次数:

为提升专职辅导员与心理委员的心理危机识别及干预能力,筑牢学生心理健康安全防线,10月22日16:00,我校在图书馆二层报告厅开展以“助人自助,共同成长”为主题的25级心理委员专项培训。全体专职辅导员、25级班级心理委员及宿舍心理委员共同参与,培训由心理服务中心负责人陈曦老师主讲。

培训伊始,陈曦老师结合当前学生面临的学业、人际、就业等多重压力,强调心理委员作为校园心理健康工作“前沿哨兵”的重要性。她指出,心理委员需精准定位“观察员、宣传员、信息员、支持者”四重角色——既要敏锐捕捉同学心理动态,又要主动传播心理健康知识,更要搭建起师生间的沟通桥梁,成为同学信赖的“暖心人”。

在核心能力培养环节,培训聚焦“心理危机识别与科学干预”两大重点。陈曦老师通过案例拆解与技巧讲解,明确了11类重点关注学生群体,包括遭遇突发事件、患有严重心理疾病、有自杀史、学习压力过大、人际关系失调等情况的学生,并梳理出新生入学、期末备考、求职择业、春季高发期等8个重点关注时期。针对心理危机干预,她系统传授“倾听共情、耐心陪伴、专业转介”的实操方法,特别强调“早发现、早介入、早干预、早支持”原则,提醒在场人员:“发现好友自残等危险情况时,必须第一时间告知老师,拯救生命比暂时的误解更重要。”

此外,培训还明确了心理委员的具体职责与工作规范。从协助开展“5・25心理健康日”“10・10世界精神卫生日”等主题宣传活动,到每四周提交班级心理月报表、每学期18周前完成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并上交总结,再到运用“3I策略”为同学提供情感支持,一系列具体任务让心理委员的工作有了清晰指引。同时,陈曦老师着重强调保密原则,明确“涉及人身安全或法定报告义务时需及时反馈”的保密例外情形,帮助心理委员守住工作边界。

培训尾声,陈曦老师鼓励全体参与者将所学转化为实践:辅导员需将心理干预技巧融入日常工作,搭建“宿舍-班级-院系-学校”四级联动机制;心理委员要牢记“做辅导员的好帮手、同学的暖心人”,发现异常及时反馈,陪伴同学不越界。现场师生纷纷表示,此次培训内容实用、指导性强,不仅掌握了心理危机识别的“火眼金睛”,更拿到了守护同学心理健康的“实战手册”。

此次培训的顺利开展,进一步夯实了我校心理健康工作队伍的专业基础。未来,我校将持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,以“有你有我,阳光同行”的理念,推动“助人自助”的种子在校园生根发芽,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保驾护航。


下一条:从浪浪山到校园:返校学生心理调适建议书

关闭